本报讯(记者 刘纪元 通讯员 都吉云)近日,记者从司法局了解到,我区2023年度村居法律顾问(法律门诊我来选)签约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今年,我区创新推出三级签约机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21家律师事务所将与我区18个乡镇街道签约,助力法治社会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
与以往相比,今年《北京市延庆区司法局2023年度村居法律顾问(法律门诊我来选)工作方案》的设计更实更细,增加了村居负责人和结对律师签约,形成区司法局与律所、各乡镇街道与律所、律所律师与村居三级协议体系。相较于以前,现在的三级签约机制责任更明确,工作调度更高效便民,呈现出规定动作步步到位,自选动作丰富多彩,特色动作亮点纷呈的新局面,助力我区法治社会建设。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司法所预约律师到街道为我们解决问题。正因为有了这一服务,我们不用像过去一样东奔西走、劳心费神,在家门口就有律师为我们解答法律问题。这项服务真正做到我们的心坎里了。”家住香水园街道新兴西社区的任延生女士连连称赞,对社区包居法律顾问的专业服务给出了“五星好评”。
目前,康庄镇、永宁镇、大榆树镇、延庆镇、珍珠泉乡等街道乡镇已经陆续举行了签约仪式,各村居与包村(居)律师建立了联系,为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在基层开展开了个好头。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主任范晋生说:“近年来,律所配合司法所为属地群众提供相应法律服务,服务方式从过去的活动现场咨询升级为每月两次上门会诊,律师到街道、乡镇集中解决群众法律方面的诉求,在分析案件、解答问题、调解纠纷等方面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服务。”
我区自2019年创新开展村居顾问“法律门诊我来选”服务机制,村居民和村居委可以通过司法所预约律师服务,司法所提供服务类型主要有审查合同、完善村规民约、参与接诉即办、参与调解化解纠纷、培训讲座、普法宣传等。律师以“坐诊、出诊、巡诊、会诊”模式为村居民提供精准公益法律服务,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普惠百姓的“最后一米”,历时4年,累计提供公益法律服务13万余人次,有力促进了我区法治社会建设,“法律门诊我来选”机制已经形成知名品牌,被新华社、人民日报、法治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推广,影响良好。
“2023年度,我们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再次创新,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建立‘延庆区矛盾纠纷法律会诊中心’实体平台,指派签约律师定期参与平台值班,提供‘人民调解门诊’服务,为当事人释法析理,引导群众优先采用非诉讼渠道化解矛盾纠纷,息诉罢访、定分止争,滋养法治社会,打造基层基础工作新名片。”区司法局副局长卫宏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