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打造国际体育(冰雪)产业示范区~~~
~~~集成多项无人机技术系统及数字孪生水流域综合管理项目喜获一等奖
第七届北京·延庆天文科普发展论坛开幕~~~
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推介活动在我区举办~~~
~~~
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流域治理“治”出生态新画卷
水清岸绿延庆生态美如画 王世奇摄

  本报记者 席瑞媛 通讯员 卢丹丹

  秋日,位于东龙湾小流域内的黄龙潭碧波荡漾、浮光跃金,潭边水草丰茂、栈道蜿蜒。作为我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典范,这里的秀美风光持续吸引着周边村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据了解,延庆区共有85条小流域,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79条,占全区小流域的92%。 

  小流域是水源涵养和集水的基本单元,与河道、水库的水质、水量和生态息息相关。我区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根据人与自然环境、地理地貌的关系程度,因地制宜,在深远山、近浅山、河道和湖库周边开展治理,构筑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三道防线。 

  小流域的治理因地域不同,措施也不同。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区通过对山区实施设置封禁标牌、建护栏等方式涵养水源;对于农业种植区,通过污水处理、村庄美化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改善人居环境;在生态保护区,通过河(库)滨带建设、湿地恢复、沟道清理整治等生物和工程措施,恢复生态系统,净化水质。 

  东龙湾小流域治理工作中,相关部门通过重点构筑第三道防线,不断提高水质水量,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流域内生物多样性,促进沟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重建和保持其生态功能,增加小型水体景观和水资源的价值。“以黄龙潭为例,以前,村庄周边沟道局部存在淤积、沟道变窄,河(沟)道内水质较差,河滨带破坏严重等问题,影响水质、防洪和环境美观。”区水务局水土保持管理站负责人郝振学介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清淤、沟道边坡防护等措施,增加近一倍的水域面积,通过种植灌草、建设小型湿地景观,构建完善的生态湿地系统,促使水质显著提升。”经过有效治理,流域内北京水毛茛等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种类逐渐增加。 

  据了解,我区从2000年开始系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涉及全区15个乡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1平方公里(占全区的51.2%)。2022年北京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显示,延庆区水土流失总面积231.36平方公里,较1983年调查数据减少了81.4%,水土保持成效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密云水库上游白河流域的39条小流域、官厅水库上游妫水河流域的40条小流域,已全部完成治理。

  我区通过小流域治理,不断强化水土保持工作,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接下来,区水务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实现人水和谐、促进流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专版·文史
   第04版:关注·文旅
小流域治理“治”出生态新画卷
延庆与8家体育企业签约
61个双创项目延庆打擂
北京天文馆首个天文观测基地落户延庆
10条延庆秋季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上线
报头
延庆报一版要闻01小流域治理“治”出生态新画卷 2023-09-19 2 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二